较近总收到私信:“打算考一级造价师,但完全摸不清考试节奏,到底要考几天?难度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么‘劝退’?”作为带过500+考生上岸的“过来人”,今天玉溪优路教育就用一篇文章把这两个核心问题讲透——不仅告诉你考试时间怎么安排,更帮你拆解难度真相,附上能直接上手的备考方向。
玉溪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一级造价师考试到底考几天?科目、时间、题型快速说清
重点提示:2025年考试时间暂未公布,以下为往年参考,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。
根据人社部近年安排,一级造价师考试通常在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举行,持续两天。别觉得“两天”很轻松,这两天可是“高密度作战”——四个科目连轴转,对体力和脑力都是考验。咱们先看具体时间安排(以2024年为例,供参考):
头等天:基础科目“打基础”,记忆+理解并重
上午9:00-11:30: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》(简称“造价管理”)
100道选择题(80道单选+20道多选),满分100分,60分合格。这科主要考基本概念、法律法规、工程经济等,看似“简单”,但近年考得越来越细,比如“增值税计算”“资金时间价值”这些高频考点,稍不注意就容易踩坑。
下午14:00-16:30:《建设工程计价》(简称“工程计价”)
80道选择题(60道单选+20道多选),满分100分,60分合格。这科和实际工作结合紧密,像“工程量清单计价”“设计概算编制”都是重点,计算量比管理大,但比案例分析简单,属于“承上启下”的科目。
第二天:专业科目“定成败”,实务+计算是关键
上午9:00-11:30: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》(简称“技术与计量”)
分四个专业:土建工程、安装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水利工程,考生选一个报考。题型是80道选择题(60道单选+20道多选),满分100分,60分合格。
这科是“文理分水岭”——土建专业侧重施工技术、工程材料(比如“混凝土强度等级”“地基处理方法”);安装专业涉及管道、电气设备(比如“消防系统安装”“通风空调工程”),需要记的细节特别多,很多考生反馈“书厚得像砖头,背完就忘”。
下午14:00-18:00: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》(简称“案例分析”)
这科是“老大难”,5道主观题(土建/安装专业)或6道(交通/水利专业),满分120分,72分合格。考试时间长达4小时,每道题都是“大综合”——结合管理、计价、技术与计量的知识点,让你算造价、审清单、分析方案经济合理性。我见过不少考生,一道题算半小时,较后还因为“小数点错位”丢分,出考场就想撕书。
划重点:两天四科,一天两科,中间几乎没休息时间。建议考前一周调整作息,模拟考试时间做真题,避免考场上“上午犯困、下午脑子转不动”。
二、一级造价师难度“劝退”多少人?真实经过率+难点拆解
“一级造价师难不难?”这问题就像“小马过河”——有人说“简单,复习三个月就过了”,也有人考了三年还卡在案例分析。但数据不会说谎:根据住建部近年公布的合格人数,一级造价师整体经过率稳定在10%-15%,比二级造价师(20%-30%)低不少,和一建(10%左右)差不多。
为什么难?咱们从三个维度拆解,看看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坑:
1. 科目难度“两极分化”,案例分析成“拦路虎”
四科难度排序(按考生反馈):案例分析 > 技术与计量 > 工程计价 > 造价管理。
案例分析:难在“综合应用”。比如一道“投标报价分析题”,需要你先算清单工程量,再套定额组价,还要考虑暂列金额、专业工程暂估价,较后分析报价合理性——一步错,步步错。我带过一个考生,前三科快速过,案例分析考了两次才勉强及格,他说:“不是不会算,是没时间算完,4小时做5道大题,平均每道题48分钟,还要写过程、检查,手都写酸了。”
技术与计量:难在“考点散”。土建专业教材厚达500多页,从“工程地质”到“装饰装修”,每个章节都有考点;安装专业涉及“机械设备”“管道工程”“电气工程”,跨学科知识多,非本专业考生学起来很吃力。
工程计价:难在“细节多”。比如“措施项目费包含哪些内容”“不可抗力导致的费用由谁承担”,这些知识点看似简单,但考场上一挖坑(比如把“夜间施工增加费”归为“其他项目费”),就容易选错。
2. 备考“误区”比难度更可怕,80%的人都踩过
很多考生不是败给考试,是败给了错误的备考方法:
误区一:“死记硬背”代替“理解应用”。比如造价管理里的“价值工程”,公式V=F/C背得滚瓜烂熟,但案例分析考“如何提高价值系数”时,还是不知道从“功能提升”还是“成本降低”入手。
误区二:“重做题轻教材”。有考生一上来就刷真题,觉得“教材太枯燥,直接做题效率高”,结果基础概念不清,比如把“建设期利息”算成“运营期利息”,丢分丢得冤枉。
误区三:“案例分析较后突击”。总觉得“先把前三科过了,案例分析明年再说”,但案例分析需要长期练习“审题速度”和“计算准确率”,临时抱佛脚根本来不及。
3. 工作忙、时间少,“碎片化备考”效率低
大部分考一级造价师的都是在职考生,白天上班跑工地、算造价,晚上回家只想躺平,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。我见过一个考生,每天晚上学2小时,周末学4小时,但效率极低——学10分钟刷5分钟手机,一周下来书才翻了10页。
怎么办? 分享一个“3+1碎片化学习法”:每天早上通勤时(30分钟)听考点音频(比如计价公式口诀),午休时(20分钟)做10道选择题,晚上(1小时)专攻一个难点(比如案例分析的“索赔计算”),周末(3小时)做一套真题并复盘。亲测比“每天硬熬3小时”效率高3倍。
三、难度高≠考不过!3个“上岸人”验证过的备考方向
虽然一级造价师有难度,但每年仍有10%-15%的人能经过,说明“难”是有方法克服的。结合500+考生的上岸经验,总结出三个核心方向:
1. 分阶段备考:拒绝“一锅烩”,按“基础-强化-冲刺”推进
基础阶段(3-6月):通读教材2遍,重点听网课(推荐听“考点精讲班”,别听“零基础班”浪费时间),把管理、计价、技术与计量的基础概念吃透。比如技术与计量的“施工工艺”,结合现场图片或视频理解,比死记硬背效果好。
强化阶段(7-9月):刷真题+专项突破。真题至少刷近5年的,每道题都要搞懂“考点是什么”“为什么这么考”。案例分析重点练“审题”——先圈出题干里的“时间节点”“责任方”“工程量”,再动笔算,避免“答非所问”。
冲刺阶段(10月):模拟考试+错题复盘。严格按考试时间做模拟题,训练答题速度;把错题分类整理(比如“计算错误”“知识点盲区”),较后一周只看错题本,针对性补漏。
2. 案例分析“拿分技巧”:先“保稳”再“冲难”
案例分析是“拉分大户”,也是“救命稻草”。分享两个实战技巧:
审题时“圈关键词”:比如题目里说“施工单位因业主延迟提供图纸导致停工”,立刻圈出“业主责任”“停工”,后面算索赔费用时就不会漏项。
答题时“写清步骤”:案例分析按步骤给分,哪怕结果算错,写对公式和过程也能得一半分。比如算“清单综合单价”,先写“人材机管理费利润=XX”,再写“综合单价=XX/清单工程量”,条理清晰才不容易丢分。
3. 利用“工作优势”:把考点和实际工作结合
如果你是造价从业者,千万别浪费“工作经验”!比如工程计价里的“工程量清单编制”,你在工作中天天接触,学起来会比零基础考生轻松;技术与计量的“施工工艺”,结合你去过的工地现场回忆,印象会更深刻。反之,如果是非专业考生,建议多找些施工工艺视频(比如B站搜“土建施工流程”),建立“画面感”。
写在较后
一级造价师考试持续两天,难度确实不低,但也没到“ impossible ”的程度。它更像一场“持久战”——比的不是智商,是坚持和方法。记住:你今天多搞懂一个公式,多练会一道案例题,都是在为明年的“上岸”铺路。
较后再提醒一句:2025年考试时间、科目安排等较新信息,请以中国人事考试网官方通知为准。备考路上有任何问题,欢迎留言,咱们一起加油!
- 详情请进入玉溪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yxniceloo.5zix.com/news/140673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玉溪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一级造价师考试需要考几天的全部内容。






